四海成一统 诸侯尽西来
2019-09-01 19:12:44
  • 0
  • 0
  • 1
  • 0

(一)

《三国演义》开篇就说::"话说天下大势,分久必合,合久必分。周末七国分争,并入于秦。及秦灭之后,楚、汉分争,又并入于汉。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,一统天下。"

一统天下,天下大势,合久必分,分久必合,在国人心目中,统一是大势,顺之者昌,逆之者亡。

统一是常态,分裂是变态。

因为春秋无义战,没有对立的政权至少没有大规模战争。

所以,即便代价巨大,统一依然占据道德高地。

历史教科书上总会讲,分裂以后,小国寡民如何痛苦,然后怎样出现统一的趋势,然后这种趋势是符合历史潮流,是进步的。

动了谁的奶酪谁都会拼死抵抗,天无二日,地无二君,但是,为了统一,代价也只是代价。

秦统一六国,虽然白骨累累,却为嗜杀的嬴政赢得了“千古一帝”美名,然后,西晋、隋、元,和秦一道,并列为四次大统一。

哪怕像西晋这样短促而暴戾的王朝、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,因为短促统一的历史功绩,在漫长的历史中,也谋得了一席正统地位。

司马氏建立的西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无功掌权的皇族,弑君篡位,骄奢淫逸,毫无建树。

整个司马家族仿佛被诅咒了一样,整个族群互相残杀,而且是一种为敌报仇式的,司马家族几近灭族,愚蠢疯癫而又残酷的自相残杀,是第一个被外族灭国的王朝。

皇帝家族这样凶残,能指望对百姓多好吗?

一个没有民众基础,而又不停内斗的王朝,不过是坐在火药桶上的空中楼阁,能维持现状,已经是要向天打卦、老天爷保佑了。

但是这个德不配位的王朝,却要学别人搞“清一色”,排斥“平和”,赢者通吃的思维下,多少觊觎者吊民伐罪,最后,玩死了自己。

国就是家,君就是父,君臣父子,伦理血亲重于法理逻辑的土地,必然诞生大一统这个思维。

大一统的观念,所谓国家,就不仅仅只是疆域统一这么简单,还有一个重要的指标。

因为家有千口,主事一人,大一统,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指标,就是上下的政令必须统一。

秦统一,废分封而置郡县,书同文车同轨,手段多样,目的一个:政令一统。

曹阿瞒挥师南下、符坚草木皆兵,大家打来打去,也都是朝着这个目标前进。

三国中最弱的蜀汉,国力早已不逮,却偏要自不量力,六出祁山,一统汉朔,死而后已。

最怂为啥还不断挑衅,嫌活的太长吗?不是,蜀汉有一个站在道义高地上的目标:大一统。

赵匡胤说,卧榻之侧,岂容他人憨睡。

以至于,在国人的观念中,假设有哪个政治人物是违背这一方向,会被一概贬之为“逆潮流而动”,会永远把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。

(二)

苦心孤谐的大一统,这里面渗透的,是一种很典型的中国式传统思维。

打麻将赢得“清一色”,还是妥妥的“和了一把大的”呢。

其实,三观不同,不必强融。

在这种大一统观念主导下,中央与地方的关系,就显得尤其微妙而策略。

历史两条主线,相权皇权的斗争、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的斗争,最后都是以前者被踢出局而告终。

天上只有一个太阳,地上只有一个皇上,普天之下莫非王土,统一是必须的。

怎么统一?可不是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讲一讲这么简单。

首先,中枢可以直接指挥地方,权力必须成功延伸到体制的神经末梢,不能有丝毫梗阻。

据说,战争时期,常先生打仗瞎指挥,就是自己经常能亲自打电话到营团这一级,扰乱前线最高指挥的部署。

和平时期更是这样,一条攸关大政方针的原则与制度就是:对于常态的地方官员的任命,权力正当性的来源必须是中央,地方无从置喙,只有中央王朝可以让地方官随上随下了,因为这才意味着国家是统一的。

否则,虽然表面上国家形式一统,但是没有人会认为这种类似西方“联邦制”的状态是合理的,只能定性为“地方割据”。

比如,大唐后期,朝廷调动不了藩镇;再比如,民国时期的常先生,无法染指山西阎老西广西李宗仁的官帽子。

治国先置官,中央没有任免地方官员的权力,意志贯彻不到体制的神经末梢,就不算大一统。

也就是说,在传统意识中,大一统是与中央授官制联结在一起的考量指数,一旦中央失去了对地方官员的权威、“政令不出未央宫”,刘邦还是刘老三, “国将不国”。

可是,刘老三毕竟不是真的是他妈和龙生的,精力有限,疆域太辽阔了,地方官员多如牛毛,天高地远,而刘邦又远在未央宫乐呵,鞭长莫及,如何去有效管理官员呢?

(三)

一个出《资治通鉴》的土地,办法总比困难多,管理任免地方官员,历代王朝在不断实践中,其实积累了很多制度安排上的智慧,通行的做法有三:

其一,最直接的就是地方官员任期固定制。

只有皇帝是终身制,地方官员的任期是有明确的任期限制的。而且,秦商鞅以后,贵族世袭也被取消,皇权去除了一个潜在的对手。

秦制,要做官必须有军功;科举制下,更是要做官必须考试。

这种管理很套路,也考量了人性,因为在一个地方做久了,容易尾大不掉,对中央集权形成威胁。

西晋时明确有地方官员“六年一任”的制度;南朝改为三年,这种制度为以后数代效仿。

北宋规定,地方官任期为3年、“三年一易”、3年任期满即走。严格地说,宋代没有真正的地方官,地方官多为临时差遣,任满3年就得离开任地,而且不准本地人在本地当官。

这种短期任命制,完全是将地方官的权力紧紧握在朝廷手中,官员随上随下,使得他们根本无法在地方建立起强权,影响中央权威。

其二,是回避制。

这个制度设置,它的用意是说,防范地方官结党营私,拉帮结派,搞裙带风。

本地人本地做官,各种资源交换勾兑方便,古时又非常重伦理宗族,容易形成一个以地方官为中心的利益共同体,即便离任了都能遥控,极端一点就搞成汉代那种地方豪强,威胁中枢。

过去的中央政府,预防措施就是回避制。

隋朝明确规定,加强回避制,规定地方官不能由本地人出任,宋代明确规定,不准本地人在本地当官。

这一点,为此后历代王朝沿袭下来了。

其三,前面两项显然还不够,只是预防措施。中央王朝为了止住弊端,还有一个杀手锏,就是巡视制度。

历代王朝,对于地方官员,基本都有一个监察及监视的考核程序。

秦朝初创三公制度,就在中央设置了御史大夫这个监察和弹劾机制,在地方,有相应的督责部门,从而使得上级监督下级,平级相互监督,副职监督正职等等。

而且,中央朝廷还会时不时地派出特使,对地方官施行监察,民间俗称的“钦差大人”,更是大家所耳熟能详的了。

历代沿革。最厉害和名气最大的就是明朝,什么东厂西厂锦衣卫,说白了都是直接听令于皇帝的特务,直接监察官员及地方官。

三道防火墙隔离,中国历史几千年,地方及地方官作乱的,其实微乎其微。

设想一下,觊觎者想要割据,必须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:中央混乱、朝廷威权扫地、与地方发展机遇。

没有召唤神龙齐全七龙珠,根本不可能。

从历史看,中国的王朝,地方的离心力是一直在递减的。自宋结束了五代割据局面之后,元明清都是大一统的,实际上是再无地方官员长期割据一方,让中央无可奈何的成例了。

这里面,没有使用武力,没有压迫,是利用机制自然而然达成目的。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